• 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大元帅府——馆藏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物展
  • 笔尖下的曙光全景
  • 吾志所向
  • 全景展览
  • 捍卫和平复兴中华
  • 帅府风雅展览
  • 足下生花线上展览
  • 01
首页 > 帅府名人 > 陈独秀
简介

陈独秀
(1880-1942)

  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1896年中秀才,次年入浙江求是书院攻读法文和造船专业,后赴日本留学。1902年,与柏文蔚等在安徽组织岳王会,进行反清斗争。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安徽军政府秘书长。后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倡导新文化运动。1917年初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次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1920年9月,在上海组织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后应陈炯明之邀,到广州出任广东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并在广州组建共产党组织,创办《广东群报》。自中共“一大”至“五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总书记。1922年,与李大钊等以个人身份率先加入中国国民党,被孙中山指定为国民党改进案起草委员会委员。1924年1月,被孙中山指派为国民党“一大”安徽代表,但未出席。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改选中央领导机构临时政治局时落选。次年,拒绝出席中共“六大”。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与彭述之等在上海成立托派组织。1931年5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任总书记。次年1月15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37年8月获释后赴武汉,次年移居四川江津。1942年5月27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