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为公——一代伟人孙中山
  • 美美与共——近代广州商业广告文物展
  • 中国智慧——影响欧洲生活的外销瓷
  • “大元帅府的前世今生”线上展览
  • 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大元帅府——馆藏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物展
  • 捍卫和平复兴中华-线上展览
  • 帅府风雅展览-线上展览
  • 足下生花-线上展览
  • 吾志所向-线上展览
  • 笔尖下的曙光-线上展览
首页 > 本馆概况 >帅府历史
帅府历史

  一、收地建厂
  经过珠江水千百年来绵绵不断的流淌冲刷,河南岛北岸被江水冲积出一块叫草芳园或草芳围的滩涂(海珠区旧时被称作河南),这里自古以来鲜有发展,人迹稀少,只是偶有舶板停靠或拾贝采蛆的渔户停留。直至近代,河南岛才逐渐被开发,草芳园一带出现潮田。
  20世纪初,这一片滩涂属粤海关司库周东升所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岑春煊督粤期间,周东升因营私舞弊被两广总督革职查办,其家产被没收,所经营的花县(今花都区)飞鼠岩灰石矿及所置草芳园滩地都被充公。
  鉴于当时国内水泥市场被外国水泥占据,广东当局决定以周东升的田产为址,以其飞鼠岩灰石矿为原料,由多方筹集资金,向洋行购买机器设备,另征得周边土地500亩,开办广东士敏土厂(士敏土即水泥)。


原广东士敏土厂俯瞰图


  二、逆境求存
  宣统元年(1909),广东士敏土厂全厂工程竣工,开始试机烧土,定商标为威凤祥麟牌,商标经过多番更替,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改为青天白日牌,后来又改为威凤祥麟牌。
  由于洋行的欺瞒,士敏土厂购买的设备实为西方早已淘汰的老式机器,价高质劣,产量远不如预期,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后来聘请了香港的工人,又采用香港技师的建议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对生产工艺及管理进行改革,士敏土厂的生产越渐成熟。
  直到1916年,士敏土厂到达鼎盛时期,此时产品质量最好,广州西堤大新公司除地下一层以外其余各层所用水泥皆为广东士敏土厂出品。


1917年9月,身着大元帅服的孙中山


  三、建府河南
  1917年,段祺瑞背弃《临时约法》,孙中山南下广州就任海陆军大元帅,主持护法运动。
  孙中山等人最早驻扎于黄埔公园,但由于其地距广州城区较远,交通不便,欲另寻府址,最终确定征用广东士敏土厂两幢办公楼作为大元帅府所在地。
  大元帅府选址士敏土厂,一是为了安全问题,河北一带军阀林立,孙中山已无立锥之地,而当时掌握河南一带军事地盘的李福林主动表示愿听命于孙中山,同时,珠江上又有跟随其南下护法的舰队驻泊。二是为了交通便利,士敏土厂临江而建,与城内只有一河之隔,门楼前便是石涌口码头(今大元帅府码头),军舰和小火轮皆可停靠,水上交通十分方便。
  大元帅府迁入后,仅征用士敏土厂办公楼,因此,士敏土厂的生产经营仍可照常进行,重新把商标改为青天白日牌。至此,广东士敏土厂增添了又一重身份,后来孙中山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有两次都设府于此处,可见其重要。



1924年,孙中山在帅府南楼回廊撰写《建国大纲》